讀書心得:《投資金律》—給成年投資人的資產配置

《投資金律》『給成年投資人的資產配』,我這次特別用第七章:給成年投資人的資產配置-第三部。也就是弟176頁來分享,這篇文章寫到所謂的『下跌加碼』,這個下跌加碼說起來有意義,但實際上如果拉長時間,則沒有太大的意義,這個月份2024/8/5,台灣0050下跌至今年5月的股價(美股voo及vt亦同),那是應該在8/1加碼還是7/17加碼?
本書有寫到,除非你身歷其境,不然你不知道那些問題的答案是什麼?確實如果我在幾年前沒加碼過,我也不會去計算或瞭解有加碼跟沒有加碼的差異,比較有印象的是有朋友跟我說你的VT跌到107了(2024.8/5)我回他說 有跌倒100嗎?他說為何是100?我跟他說今年初買就100。
對於資產配置的具體建議是很不錯的,特別是針對退休後不同階段的配置策略。書中強調,隨著年齡增長,投資者應逐步減少高風險資產(如股票)的比例,並增加低風險資產(如債券和現金)的配置,以降低市場波動對退休資金的影響。這一點與我的投資經驗不謀而合,特別是我在投資VT及美國中期債券的過程中,已經逐漸意識到平衡風險和收益的重要性。
書中具體提出了「年齡扣除法則」,即將投資者的年齡從100減去,所得數字就是應該配置在股票中的資產百分比。例如,假設你50歲,那麼按照這個法則,你的資產中應該有50%配置在股票上,另外50%配置在債券或其他低風險資產上。40歲就40%債卷。隨著退休年齡的接近,應逐步轉向更加保守的資產配置。這一點非常關鍵,因為在臨近退休的幾年內,市場的劇烈波動可能會對投資組合造成重大損失,而這時候投資者已無法通過工作來補充資金。因此,逐步增加固定收益資產的比例,並且保有一定比例的現金,是保護退休金的重要手段。
閱讀這一章節時,我的投資策略是沒啥問題。在過去的幾年裡,我主要專注於VT(標普500指數)和美國中期債券的投資,這種配置為我帶來了不錯的收益。
書中的建議讓我重新審視了我的投資組合。儘管目前風險承受能力還算不錯,但如果未來隨著退休年齡的臨近,我應該開始逐步減少高風險資產的比例。例如,儘管標普500指數在長期來看具有較高的增值潛力,但它同時也伴隨著較高的市場風險。相比之下,美國中期債券提供了更穩定的收益,且波動性較低,是一個更為保守的選擇。
此外,書中討論了退休時機的選擇與資產配置的關聯。這讓我認識到,選擇合適的退休時機,不僅僅是取決於年齡或個人意願,更應該考慮市場狀況和資產配置的合理性。提早退休可能意味著需要更高比例的低風險資產,而延遲退休則可以在資產增值上獲得更多的時間和空間。逐步調整資產配置,以達到既能保障退休生活,又能充分利用資產增值潛力的效果。
總結來說,這章節給我帶來了許多啟發,隨著時間的推移,這些建議將成為我投資決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