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股的股息再投入該選擇還是不選?他有多重要?

開局一張圖,我是有選股息再投入的,大家看我過往的實測也知道。

下張圖片擷取自這裡 如果在敘述上有錯誤的麻煩高手更正,謝謝

FT的設定頁面如上圖,至於其他的卷商可以自行google參考。
我們可以看到此圖,假設您在 1930 年投資了 1美元在標普500上(SPY)。到 2020 年您將擁有:
『不含』股息再投資你將擁有214美元
『包含』股息再投資ˊ則是擁有7219美元
這種效果要歸功於複合成長。股息用於購買更多指數 ETF 股票。這些股票產生更多股息。這個循環不斷重複,促進正向回饋循環(這才是所謂的指數投資、指數成長阿)。
不要少看那些少少的配息,有時候這些配息比單純資本利得重要。但真的重要嗎?我覺得要以『總體來看』,否則並非重要。1930–2020我覺得算起來這些配息總額可能才不到100元
但即便是只有0.1元的股息再投入,你都能在上述時間獲得『配息+資本利得』的成長。可是我在大多數文章或是身邊的友人,他們都是入袋為安的概念,也就是取出配息當生活花費。